“丝路讲坛”第二期学术讲座成功举行
(通讯员:赵阳平、王雄、范昕,摄影:郭安达)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司国际职工的学术水平,搭建中外互动的国际学术平台,构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对话窗口。国际教育学院于3月24日举行了品牌学术活动“丝路讲坛”第二期,香港大学孟现勇副研究员在丹桂苑105会议室作了题为“China Meteorological Assimilation Datasets for the SWAT Model and Its Worldwide Influence”的学术报告,公司许峰副经理、武汉理工大学宋先道教授、环境学院王全荣教授及122cc太阳集成游戏职工共同参加了此次讲座。
武汉理工大学宋先道教授对丝路讲坛的成功开办表示祝贺,中心负责人范昕博士就中心发展情况向大家进行介绍;国际员工康黎明、鸿飞向大家汇报了丝路讲坛开办后对于国际员工科研学习的促进作用。
讲座环节,孟现勇老师首先就当前东亚地区气象大数据的研究背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引出了建立CMADS数据集的科学问题。此后,孟现勇老师就CMADS数据的制作过程进行了讲解,并列举了CMADS数据集在东亚地区的验证结果和应用实例。最后,他对CMADS数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且就下一步的CMADS数据集研究计划进行了讲解。
孟现勇研究员的讲座内容丰富、语言风趣,国际员工纷纷提问。环境学院王全荣教授对此次讲座的主要内容和员工提问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孟现勇研究员介绍:
孟现勇,(男),汉族,(1987.12-),博士(后),研究生导师。香港大学Research Associate,2018年7月通过中国农业大学人才引进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兼任东亚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副主任,哈萨克斯坦教育和科学部科学项目及研究提案国际评审专家,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员,香港大学职员协会成员,中国水利学会会员。担任Nature出版集团《Scientific Reports》 期刊编委会委员,瑞士SCI期刊《Water》客座主编及国际SCI期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科学编辑,同时还任国内外EI和众多期刊编委。其建立的CMADS数据集已在全世界包括中、美、德、意、日、印、俄等国家科研及机构广泛应用。环境保护部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及政研中心也对CMADS在国家污染普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感谢。孟现勇研究员在各类国际SCI、国内权威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36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十余篇。主持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两项,NSF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发明专利四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三项。

青年歌唱家许腾飞与国际员工袁梅梅一起献唱开幕曲“我的太阳”

主持人为大家介绍丝路讲坛第二期主讲人孟现勇研究员

122cc太阳集成游戏许峰副经理欢迎大家来到丝路讲坛

嘉宾宋先道教授对丝路讲坛的成功开展表示祝贺

中心负责人范昕博士汇报中心发展情况

科特迪瓦员工康黎明讲述丝路讲坛对自己学习的帮助

东帝汶员工鸿飞讲述丝路讲坛对自己学习的帮助

孟现勇研究员讲座现场

会议休息时间孟老师与巴基斯坦员工代表交流

蒙古国员工吴音雅就数据的使用方法请教孟教授

巴基斯坦员工代表对于数据在全球的使用情况提问

阿富汗员工代表对于数据的精度问题提问

环境学院王全荣教授对本次讲坛做精彩点评

全体师生与孟老师合影留念